2018-12-29 15:36:40 點擊量:1273
我國鐵合金行業發展及情景分析值得關注,數年來,中國鐵合金工業無論從產品品質還是品種、數量都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在國際鐵合金工業領域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鐵合金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
一,我國鐵合金行業發展
2005年1-12月,中國鐵合金冶煉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00,853,953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26.00%;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95,323,955千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22.03%;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017,906千元,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73.01%。
2006年1-12月,中國鐵合金冶煉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24,284,813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25.28%;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19,534,000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26.57%;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838,668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92.56%。
2007年1-8月,中國鐵合金冶煉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10,678,981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51.96%;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04,695,008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50.14%;實現累計利潤總額3,821,454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1,292.53%。
中國鐵合金工業在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特別是工藝裝備水平低下,資源消耗偏高,環保治理落后,嚴重受制于礦產資源的制約,而且原材料漲價等因素也嚴重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品質的提高。
因此,中國鐵合金企業必須抓住新的發展形勢,加大整合鐵合金行業生產企業力度,堅持走科學發展觀的道路,嚴格把好鐵合金生產企業關,行業自身加強自律,規范有秩序競爭,加強人員培訓,全面提高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中國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措施的逐步實施,中國鐵合金出口量逐年下降,政策效果較為明顯。但是,受全球經濟下滑因素影響,中國內外貿形勢表現欠佳,中國企業經營較為困難,并由此可能產生其他一系列負面影響,如工人工資下降、社會就業水平下降等。
當前,國內對于鐵合金出口實施出口許可制度,這一定程度上為鐵合金出口創造一個較為穩定有序而又可監控的出口環境,在此背景下,建議適當下調當前當前較高的鐵合金出口關稅,以此提高中國鐵合金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緩解中國鐵合金企業經營壓力。
國內鐵合金產量方面,工信部《2012年鋼鐵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和2013年運行展望》中預測,“2013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在7.5億噸左右”。受此影響,2013年中國鐵合金產量將繼續小幅增長。
出口方面,2013年,中國鐵合金出口市場低迷狀況不會出現明顯改善。日元貶值、中國高企的鐵合金出口關稅和鐵合金出口走私活動等因素,都將影響中國鐵合金企業擴大鐵合金出口的意愿,以及中國鐵合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進口方面,2013年,中國鐵合金進口將小幅增長。中國鐵合金進口主要品種為高碳鉻鐵,其主要用于中國不銹鋼生產。隨著中國鋼鐵市場逐步回暖,對于鐵合金需求也將隨之增加。